在联合国2005年83.31亿美元的全球采购中,中国仅占1%;全国200家联合国指定供应商中,福建仅12家。专家提出——
“ 不久前,商务部的官员到联合国开会,发现会议用的笔贴着德国的牌子,却写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种情况在联合国每年的采购中已屡见不鲜,说明我们的商品被别的国家企业加价后卖给了联合国。这无论对于中国企业还是对于联合国来说都是不公平的!”6日,在第三届中国(福建)消费品全球采购大会举行的联合国采购说明会上,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董洪的一席话引起了在座企业的深思。
联合国采购蕴含着巨额商机,然而目前中国商品在联合国采购中所占的份额微乎其微,福建商品更是凤毛麟角。这其中原因何在?企业如何找到对接联合国采购的“大门”?
企业找不到联合国的“门”
联合国采购近年来发展迅速,需求增大,构成了一个新的国际市场,每年发布的采购订单超过15000个,2005年直接采购总额已达83.3亿美元。而且联合国采购有资金保障,享受免税待遇。
按照权威研究机构的估算,联合国每年采购所产生的辐射增长效应是其自身采购额的6-7倍,可形成总额约为350亿至40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
联合国采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中国企业却没抓住。
“在联合国采购总额突破30亿美元的1999年,中国仅在其中占0.2‰;在2005年联合国83.3亿美元的采购总额中,来自中国的为8397万美元,仅占1.01%。”董洪说。
目前联合国在全球已有近6000名指定供应商,中国企业还不到200家,其中福建企业仅12家。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副秘书长王凝告诉记者,纺织品、鞋类和玩具等福建优势商品,每年联合国都有采购,而中国进入联合国采购清单的这些商品主要来自江浙一带。
|